一、安裝與調試階段操作要點
1.基礎安裝要求
-小型干法制粒機安裝時需確保機座平穩,通過水平儀校準誤差不超過±0.1mm/m。連接部件緊固力矩需達到說明書標準(如M12螺栓需50-60N·m),每周檢查一次螺栓緊固性,防止振動導致松動。
2.關鍵部件調試
-輥子間隙調整:通過手動螺栓或液壓系統控制軋距,物料硬度高/粒度大時增大間隙(建議范圍0.5-2mm),反之減小。調整后需空載試運行10分鐘,驗證出料粒度達標(通過篩網檢測)后方可投產。
-安全操作規范:嚴禁帶料調整,必須停機斷電后操作,避免輥面損傷或設備故障。每月檢測輥面凹痕深度及磨損狀態,嚴重磨損(深度>0.3mm)需修復或更換,輥徑需≥原料粒徑9倍以保障破碎效率。
3.傳動系統維護
-齒輪與鏈條潤滑:每周涂抹耐高溫黃油(如殼牌Gadus S2 V220 2),減少干磨損耗。鏈條張緊度需控制在5-8mm(通過直尺測量),過松易跳齒,過緊增加軸承負荷。
-軸承與減速機保養:軸承每3個月補充黃油(建議使用二硫化鉬鋰基脂),減速機每4個月更換齒輪油(如美孚632)。啟動前確保下游設備(如輸送機)已運行,防止物料堆積;空載啟動輥子,運轉穩定后均勻投料(投料速度≤額定產能的80%)。
二、日常操作規范
1.啟動與停機流程
-啟動前檢查:確認
小型干法制粒機電源(電壓波動±5%以內)、氣源(氣壓0.6-0.8MPa)、水路(流量≥5L/min)正常,清理設備表面灰塵和雜質,檢查操作開關、電器元件及液壓系統密封性。
-停機操作:停機前清空機內物料(通過反吹裝置或人工清理),避免殘留結塊影響下次運行。關閉順序為:先停進料電機,待輥子空轉2分鐘后停主電機,最后關閉氣源和電源。
2.運行參數監控
-溫度控制:輥子表面溫度需保持在40-60℃,過高易導致物料粘輥,過低影響成型效果。可通過紅外測溫儀每2小時檢測一次。
-振動與噪音:實時聽軸承異響(如連續“咔嗒”聲可能為軸承損壞),檢測電機溫度(≤75℃)及振動幅度(≤0.1mm),異常時緊急停機檢修。
3.物料管理
-原料預處理:原料含水率需≤15%(通過快速水分測定儀檢測),防止粘輥降低制粒效率。每班清理一次除鐵裝置(如永磁筒),避免金屬雜物入輥間,發現后立即停機清理,防止輥軸斷裂。
-投料控制:根據物料流動性調整投料速度(如流動性差的物料需降低速度20%),防止物料堆積導致電機過載。

三、定期維護計劃
1.每日維護
-清潔料斗、進/出料口殘留物料,檢查密封性防泄漏。用壓縮空氣吹掃設備內部積塵,重點清理輥子間隙、篩網等部位。
2.每周維護
-潤滑齒輪鏈條,清潔除塵器與風機積塵(除塵器壓差需≤2kPa,過高需清理濾袋)。檢查電氣系統(如接線端子緊固情況、絕緣電阻≥0.5MΩ)和安全裝置(如急停按鈕、限位開關)功能。
3.每月維護
-評估輥面磨損深度(通過游標卡尺測量),檢查傳動鍵和壓模襯圈、抱箍的磨損情況(磨損量>1mm需更換)。更換潤滑油濾芯(如油液清潔度需≤NAS 6級),清理油箱底部沉淀物。
4.每季度維護
-軸承補油至容積的2/3(過量會導致油溫升高),減速機換齒輪油并清洗油箱。全面檢修轉子與密封圈(如O型圈、骨架油封),更換老化部件。
5.長期停用維護
-每半月空載運行半小時,防止液壓系統密封圈老化。停用前涂覆防銹油(如WD-40)于暴露金屬表面,覆蓋防塵罩存放于干燥環境(相對濕度≤60%)。
四、故障預防與應急處理
1.小型干法制粒機常見故障預防
-堵機:每班調整環模和壓輥間隙(建議值0.1-0.3mm),發生堵機時必須松開壓輥,清除環模內壁物料后重新調整,嚴禁強行啟動。
-電機過熱:杜絕超負荷生產(產能控制在額定值的80-90%),定期清理電機散熱片積塵(每2月一次)。
2.應急處理流程
-設備異響:立即停機,檢查軸承、齒輪等部件是否損壞,更換故障件后空載試運行。
-物料泄漏:關閉進料閥和氣源,清理泄漏物料(需佩戴防塵口罩、手套),檢查密封件是否老化。